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

图片

校园简讯

首页   >   校园简讯   >   正文

科技处组织教师视频观看欧阳钟灿院士学术报告

时间:2020-03-19 


  3月18日,科技处召开科研创新学术交流视频会议,组织教师们观看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所长、著名物理学家欧阳钟灿所作题为“科研创新就是永远挑战未知:从红血球、胆结石及病毒形状之谜谈理论生物物理”的学术报告。科技处处长韩生教授主持报告会。全校近90位教师在线参加活动。



  欧阳钟灿院士从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入手,通过它们的来历与含义勾起兴趣,点出当今的生物学就相当于17世纪物理学,是我们用一生可能发现伟大公式的舞台。他还围绕凝聚态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论、液晶物理及应用基础理论,阐释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与之相伴的科研过程。通过一组组数据和图表,他表达了在科学研究中,数据计算的严谨性和归纳演绎的严密性十分重要,展现出科学的独特魅力。他提出论文最重要的指标是“要活着”,衡量论文的质量,其持久的影响力很重要,只有将科学应用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让科学在中国生根。这刷新了教师们对于学术研究的认知,令大家受益匪浅。



  欧阳教授不仅为我们讲解了相关学术问题,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传达科学创新的乐趣。他经历坎坷,干活都不忘看书,一个个公式看似简单,背后付出的努力常人却难知。他从不抱怨计算的复杂枯燥,而是不停感叹理论物理公式的美丽,吸引着在线的教师们一探究竟。期间,他也分享了自己求学、科研和育人的诸多点滴,介绍了自己学科交叉的一个个契机。
  报告持续一个半小时。欧阳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教师们静静聆听、细细品味。教授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却透露着科学的智慧与魅力,正如他所说:科研创新就是永远挑战未知,生命不息,创新不止,时代的舞台需要我们再创辉煌。
  听完报告,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不负韶华,认真学习前辈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用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和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努力攀折自己从事研究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欧阳钟灿院士简介
  1946年1月25日生于福建泉州。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84年获清华大学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做博士后,1986年获西德洪堡奖学金到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合作研究,此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论、液晶物理及应用基础理论等研究。曾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亚洲华裔物理杰出成就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周培源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文/图: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