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战“疫”红旗高飘扬
时间:2022-05-21
自疫情发生以来,人文学院师生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在科学、精准、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思政贯通,切实筑牢师生同心战“疫”的红色防线和思想堡垒。
“疫”蹴而就 筑牢红色战疫防线
积极响应,筑牢疫情防控战斗堡垒。人文学院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学院的头等大事,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层层动员,层层部署,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第一时间成立了教工临时党支部和学生公寓临时党支部,组建了教学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和党员突击队,在教学、防疫、生活保障、志愿活动等各方面,充分发挥每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了调度前沿和防疫一线的中阻梗,打响了党建引领、党员争先、党群同心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主动请缨,彰显教师党员先锋本色。针对严峻疫情形势,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了“筑牢红色防线,党员在行动”活动,广大党员师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冲锋在前,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本色。学院班子成员带头一线值班,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主动担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34名教师党员全部完成了社区“双报到”,近百名学子奋战在各地抗疫一线。
筑牢疫情防控线,当好学生贴心人。学院辅导员以社区临时党支部为战斗堡垒,以社区为办公室,与学生同吃同住,全面掌握学生动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高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传递温暖力量。田梓君和于晓鹏两位老师从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闭环管理以来始终在岗,从不言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马尔哈巴老师主动请缨进校轮岗,做毕业生的“引路人”。
疫情防控显担当,关爱师生暖人心。学院办公室构建抗疫工作网络,开展细致的防控宣传教育,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院分工会主席庄金老师未雨绸缪,提前为教职工精心购置防疫大礼包及各种生活必须品;居家办公期间,他仍不忘关心留校教师,先后多次个人出资,购置了水果等物资,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馨。
“疫”课不停 教学平稳有序进行
疫情发生以后,人文学院师生齐心协力、主动应对、确保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学院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教学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协调解决突发情况和困难。学院还成立了教学质量督导组,发挥系主任、专业责任教授以及骨干教师的指导和传帮带作用,通过线上指导、讨论和巡课等形式,确保教学质量。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人文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突破,张向前教授荣获了第十八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二等奖,五位教师获得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各类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青年教师严骏夫主讲的《社区治理》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实施社区调研、提取社区需求、分析社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以志愿者身份为小区疫情防控提供人力支持、以课堂所学的社区协商与社区动员等知识为维护小区有序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以专题调研形式为完善小区自治制度提供合理建议。
“疫”显初心 云端思政潜心育人
“云上”晨读红色经典,用声音抗击疫情。红色经典诵读是学院一直坚持开展的学风建设活动,受疫情影响,无法线下展开,但红色经典晨读活动从未缺席。在领读员的带领下,2021级160余名本科生一同参加线上诵读,虽是“云上”相见,但琅琅的读书声不仅激励着自己,也感染着屏幕前的每位学生。
传递书香,隔离不隔爱。本着“让看书更为方便,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服务理念,学院全开放自助图书馆开展了送书上门活动。在校师生只要在读者微信群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并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志愿者便将对图书消杀后,在规定时间送书到楼,并配上学院特殊定制的贴心寄语。
同心抗疫,致敬母亲。4月29日,主题为“同心战疫,致敬母亲”的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第十三届中华母亲节“云上”温情开幕。本届中华母亲节意在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上好生动思政课,将疫情防控与孝道文化相结合,引导大家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感激母恩、感念母爱,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
并肩成墙,无惧风浪。自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进入闭环管理以来,学院青年师生同此心、共此力,为疫情防控献出青春力量。师生党员创新抗疫形式,自制抗疫手势舞《燎原四方》,用生动活泼、简洁有趣的短视频形式,筑牢“抗疫”防线。
“云上”微课堂,传递防疫“最强音”。为增强学生疫情期间的“抗逆力”,学院开设四场线上微课堂系列讲座,邀请党员骨干教师进行授课,600余人次参加。讲座从如何保持学习效率,如何调整自身心态,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隔离生活,学会倾听自我、做到情绪接纳,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去主动应对疫情当下的学习和生活。
“疫”马当先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在疫情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学院迅速成立了一支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穿梭疫情防控第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无微不至的服务,温暖着所有人的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社工专业刘小霞老师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投身志愿工作。作为“大白”,她引导小区居民有序参与核酸检测,帮助老人生成核酸码;作为“小蓝”,她积极参与封控楼值班,为居民提供服务。她运用专业知识帮助身边的人,为共同抗疫发光发热,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国家危难之时,吾辈必挺身而出”。人文学院全体学生党员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发出青春之声。不管是在校还是居家,他们各自奔赴“抗疫”的基层,贡献了青春力量。
学生党员沈奕晗第一时间报名社区志愿者,协助小区居委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帮助不会操作手机的居民使用健康云,引导老年居民在无障碍通道登记核酸。她说,“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微博之力,这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王佳瑶同学化身“大白”和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每天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不管汗水浸湿衣衫,顾不上吃饭喝水和上厕所。她的辛苦付出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当居民发来表扬信时,她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吾辈更应挺身而出,这是青年之责任,义不容辞!”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疫情无情人有情,人文学院全体师生秉承“平时看得出、关键时站得出、危难时豁得出”的信念,坚持让防疫带着温度落地。我们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将散开,同心协力,终能战胜疫情!
文/图: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