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 ||
导师姓名 | 李杰 | |
导师性别 | 男 | |
职务职称 | 讲师 | |
所在院系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
一级学科 | 风景园林学/生态学 | |
二级学科 | ||
研究方向 |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jieli@sit.edu.cn /jerryli1201@163.com | |
个人简介 | ||
李杰,理学博士,讲师。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分别为园林、生态学、环境科学,具有多学科背景。主要从事城市生态与景观感知、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科研项目等4项科研项目,主持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风景园林学导论》。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Citie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Ecological Indicators《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园林》《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国内外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担任国际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编委,《自然保护地》青年编委。 | ||
学习与工作经历 | ||
2022.01-至今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19.11-2020.12 美国普渡大学 林业与自然资源系 联合培养博士 2017.09-2022.01 上海师范大学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 博士 2014.09-2017.06 上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态学 硕士 | ||
科研工作与成果 | ||
主持科研项目 (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23692116600,数字城市背景下上海城市公园满意度感知与优化对策研究,2023-03至2024-02 (2)上海市城市设计与城市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感知与设计策略研究:以上海市“一江一河”沿岸绿地为例,2024-01至2024-12 (3)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20230115,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园景观感知与优化对策研究,2023-01至2024-12 (4)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WMYC20181-012,基于眼动技术的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牌评价研究,2018-06至2019-09 学术论文(部分) (1)Li J*, Fu J*, Gao J, Zhou R, Zhao Z, Yang P, Yi Y. How do urban green space attributes affect visit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J], Cities, 2025, 156: 105543(SSCI) (2)Li J, Gao J, Zhang Z*, Fu J, Shao G, Zhao Z, Yang P. Insights into citizens’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green spaces based on social media analytic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4, 244: 104999(SCI) (3)Li J, Fu J*, Gao J*, Zhou R, Wang K, Zhou K. Effect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parks on public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Shanghai, China[J], Landscape Ecology, 2023, 38: 1265-1277(SCI) (4)Li J, Fu J*, Zhang Z, Guo X, Hong W, Yuan F, Cong Y, Gao J*. Spatial pattern and screening framework of national park agglomerations in the Greater Shangri-La regio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3, 154: 110552(SCI) (5)Li J, Gao J, Li W, Zhang Z, Fu J*, Shao G*, Guo X. An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cooperative cross-border conservation in the Karakoram-Himalayan reg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1, 126: 107658(SCI) (6)Li J, Zhang Z*, Fu J*, Gao J, Ma J, Shao G, Noel S. An evalu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in Shanghai, China, using eye tracking[J],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20, 56: 126903(SCI, SSCI) (7)李杰, 付晶, 张中浩, 李巍岳, 鲍燕妮, 马施彤, 王玉仓, 高峻*. 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保护地跨境合作潜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0): 2710-2722(CSSCI, CSCD, 北大核心) (8)李杰, 李巍岳*, 付晶, 高峻, 杨蕾, 何苇航. 基于近低空遥感技术的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边界识别: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 42-50.(CSCD, 北大核心) (9)李杰*, 单依雲, 裘江*, 徐羽菲, 刘漪宙. 基于网络点评的上海黄浦江滨水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研究. 园林, 2024, 41(3): 88-94. (10)高峻, 李杰*, 付晶, 鲍燕妮, 马施彤, 李巍岳, 郭鑫.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生态区类型与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21, 41(3): 912-923(CSCD, 北大核心) (11)付晶, 高峻*, 李杰, 张中浩, 李巍岳, 鲍燕妮, 马施彤. 珠穆朗玛峰保护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空间分布及评价[J]. 生态学报, 2021, 41(3): 901-911(CSCD, 北大核心) (12)Gao J*, Bhuju D*, Li J, Fu J, Li W, Guo X, Shao G, Sharma P. Himalayas: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peace park[J]. Nature, 2022, 607(7919): 449(Correspondence栏目短文) 学术专著 (1)高峻, 王紫, 付晶, 王亚惠, 李杰. 崇明东滩湿地环境解说规划与设计[M]. 上海: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6. (2)高峻, 郭鑫, 李巍岳, 李杰, 付晶. 国家公园综合管控分区与管控技术// 闵庆文, 等. 国家公园综合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 (3)李杰, 高峻, 马剑瑜, 陈婉珍. 基于眼动分析的城市景观空间绿视率及其评价// 邬建国, 陈小勇, 李媛媛, 马群. 现代生态学讲座(IX):聚焦于城市化和全球变化的生态学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4)Gao J, Ma J, Li J, Wang L. Studies on Tourists’ City Space Images// Xinyue Ye, Hui Lin. Spatial Synthesis: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M]. Berlin: Springer, 2020. (5)高峻, 李杰, 邹佳, 张嘉祯. 上海生态旅游发展报告// 叶文, 张玉钧, 李洪波.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 ||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编委 《自然保护地》青年编委 上海市植物学会景观植物与健康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态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IALE-China)、上海市生态学会会员 | ||
主要研究方向 | ||
城市生态与景观感知 自然保护地与生物多样性 | ||
近3年指导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