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要闻

校本综合素养课“一带一路,车文同轨”开讲

时间:2017-10-24 

  “一带一路”对区域、行业的影响有哪些?古丝绸之路与如今的“一带一路”为什么一样但又不一样?这是本学期《“一带一路”车文同轨》综合素养课程的首讲课堂上,校党委副书记宋敏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宋敏娟以交互式讲课为主导,首先从车的发明说起,讲到交通运输与政治、社会发展的同轨,从《古史考》记载的“黄帝造车以后,少昊时用牛拉车”讲到《礼记?中庸》记载的“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最后讲到车文同轨的现实意义。她通过“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一带一路与交通运输业等内容的讲解,帮助同学树立实业工程工业的志向,修行精勤求学、竢实求技的工匠品格,激励大家为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强盛而奋斗的抱负,并指出“一带一路”是一条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是大道之行。

  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吴光及青年教师李培刚分别开讲第二讲和第三讲。吴光回顾了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演变轨迹,分析了古今“一带一路”经济时代特征的交通方式变革,以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及班列、泛亚铁路通道的建设背景、发展现况和未来预期,并以自己参与的“一带一路”中的“中老”铁路为典型案例,阐述了全球交通运输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同轨的深刻内涵,揭示了历代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所具有的敦笃励志、果毅力行的精神。李培刚介绍了中国铁路(轨道交通)运输概况。

  什么是车文同轨?如果将远古的“驼铃古道丝绸路”,今天的“中欧铁路、泛亚铁路”比做“车”的话, 那么“一带一路”沿线及辐射国家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责任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就是本文蕴含的“文”。以铁路为龙头的交通通道及运输组织是实现 “一带一路”宏伟经济、文化、社会愿景的“现代驼铃商队”,此谓“车文同轨”。
  《“一带一路”车文同轨》在内容的编写上,每一章节用一两个工程技术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案例、数据为素材阐述课程要点,向学生开列参考文献清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核心任务上是以轨道交通技术点引入,阐述人类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时代特征、典故、人物、事件,演绎车文同轨的内涵,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产业结构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一带一路”车文同轨》共有8讲,由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等5个学院的8位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一起讲授,自本学期开讲以来,受到学生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