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中国科学报》 (2018-07-31 第5版版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使我国产教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日,《中国科学报》就如何破解产教深度融合瓶颈采访我校校长柯勤飞教授。原文标题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长柯勤飞:“你侬我侬”方能实现产教真正融合”,全文如下:
高校和企业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责任共担,共生共荣,互为主体共同发力,共同寻找最大的交集,从而达到一种双赢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吹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集结号。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高度关注人才培养与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充分对接。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破解产教深度融合瓶颈呢?
作为全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属全日制本科高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依行业而生、缘企业而强,自成立之日起,便与行业企业水乳交融,近日,该校校长柯勤飞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坦言,从目前的产教融合整体现状来看,虽已落地但并未真正生根,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难以形成,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成为双方深度“融合”的最大障碍。
那么,该如何真正激发产教融合各主体的内生动力,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呢?
从有程度融入转向无障碍融合
作为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行业企业需要高校将教育要素和智力要素转化为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以达到增强企业研发能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进产业升级进步并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的目的,同时因利润和经济效益驱使,要尽量规避合作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
而高校推动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借助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资源,让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社会需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并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
针对这样的矛盾统一,柯勤飞表示,从当前推进产教融合、新工科建设的形势与动因来看,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并非在某一个环节,而是要以“应用导向”和“技术创新”为目标和原则,达到既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又提升行业企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新变革,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主动把握新技术发展,通过社会需求导向,应用基础理论提供解决关键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提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以应用型学科建设支持技术创新,推进形成产业与教育的共生共享生态圈。”柯勤飞说。
在她看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凸显高水平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独特优势,至少要从发展目标、顶层设计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尝试和探索。
柯勤飞进一步指出,从发展目标来看,产教融合是产教双方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实现共同进步,要通过生产模式、教育模式、制度和文化等多方面、多维度的互动与融合来实现。“因此,在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选择上,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整个社会大系统来考虑,强化顶层设计,达到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实现校企之间各种资源与要素的相互有效转化,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间从有程度的融入转向无障碍的融合。”柯勤飞说。
技术是核心,流程再造是关键
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由高水平、应用和技术三个关键词组成。柯勤飞认为,在这三个关键词中,“高”体现在对接地方、区域、国家发展需求的高度,“水平”体现在解决行业、企业关键技术问题的水平,而“应用”是高教教改的一面大旗,“技术”是核心,产教融合则是一泓滋养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源泉。
如何保持这一泓源泉的鲜活?柯勤飞表示,流程再造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导向和各地政府的指导下,产教融合在各地高校和行业企业中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构建了许多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建设了诸如产教合作教学基地、技术研发服务基地以及应用创新基地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形成这样的新格局就像《我侬词》那样:‘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柯勤飞比喻说,要重塑一个产与教的“你”和“我”,“通过流程再造,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让产教相长的产教融合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形成”。
对此,她解释道,这样的流程再造要体现“一个聚焦”“一个贯通”和实现“两个能力”的培养。即聚焦价值链,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贯通,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积极融入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级,着眼于学生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构建理论为实践体系和能力主线服务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在满足现有产业发展的同时,能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快、岗位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从容应对时代和未来,随时适应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价值链是产教融合的黏合剂,高校只有依靠自身特色与优势,在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寻找切入点,融入企业价值链,让产教双方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聚合出有效融点,实现价值增值,这样才能形成深层次的产教融合。” 柯勤飞说。
产教融合的三大“抓手”
对于如何推动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柯勤飞认为,高校至少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由此形成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抓手”。
“首先是要以目标为导向,加强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柯勤飞表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应依托行业企业,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制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升横向项目地位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同时,加强从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力度,形成多元化、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师资队伍,引导和激励教师乐于、善于从实际的“应用”入手来解决问题,研发新工具、开发新流程,造福人类。
其次是以技术为核心,加大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比如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我们坚持应用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创新的学科发展思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支撑和服务的作用。”柯勤飞表示,该校积极开展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同时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应用型学科建设等,发挥对接需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能力优势,提高与地方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为行业企业升级换代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第三是以需求为依据,重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柯勤飞表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应坚持以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更新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形成“应用导向”明显的课程模块。
“我们应通过与大型龙头企业建立骨干实习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等方式,建立由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与最先进的产业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协同育人创新发展模式。”柯勤飞说。
柯勤飞还表示,在学科建设中,除了一些共性问题外,各校还应该突出自身特色。“应用型学科专业具体如何建设,专业调整如何做到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需要依据各地区域优势来开展区域产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很多方面只能借鉴,不能简单复制。”她说。
“立己达人”是合作之道
在柯勤飞看来,产教融合的最终和根本目的是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升级进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企业着重于将高校科研与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生产要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校则要借助企业介入科技应用前沿,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最大化衔接。
“高校和企业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责任共担,共生共荣,互为主体共同发力,共同寻找最大的交集,从而达到一种双赢局面。”她说,这种双赢或多赢局面的形成,要有必要的机制支撑和保障。产教融合主体多元、诉求各不相同,要推进产教融合有序发展,不仅需要校企同向同行,更需要政府主导、政策激励、法律保障。
那么,这样的机制体制保障需要在哪些具体方面着力?
“首先,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加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针、统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柯勤飞表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迫切召唤新的评估导向和政策激励,形成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的高校考核体系,改变评价标准和机制,让应用型本科高校心无旁骛地将重心转移到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关键技术问题的产学研结合上来。
同时,针对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柯勤飞建议推进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衔接,促进企业需求更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有专门的法律保障。“政府要形成对产学研合作的精准支持机制,加强产教融合中的引导职能,通过立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等,激发行业企业参与动力。”
与此同时,柯勤飞强调,企业和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寻找双方的共赢点与融洽点。
“产业升级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关键是要知道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点在哪里。”她说,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把企业服务需求反馈到利记体育,利记体育app,了解企业和社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打破这方面信息不对称,高校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问题。
“当然,《我侬词》似的产教融合‘自由恋爱’离不开‘媒妁之言’,这也是一个关键,促进校企紧密联结,需要提升高校整合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的能力,搭建产教双方的价值交换有效平台,健全科研成果转换机制等。”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柯勤飞说。